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软件学院认真筹划,积极申报2022年河南大学网络文明暨“融媒体+育人”工作品牌项目,最终“‘芯心向荣’协同育人行动”获批河南大学网络文明建设项目。
自项目立项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学校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进学院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融媒体+育人”的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果。
项目成效
(一)理论先行,注重思想引领
学院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宣传学习,尤其注重在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关键时间节点前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学院依托融媒体矩阵持续开展“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包括“喜迎二十大”线上答题活动、“喜迎二十大”海报设计活动、“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等,全院师生积极参与,反响良好,学院在河南大学“妙手展芳华,百人同绘”征集活动中喜获佳绩。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并通过融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展示学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在学院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全国两会期间学院同样组织师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通过融媒体矩阵进行新闻报道和政策宣传,学习氛围良好。
学院依托“青心明理”辅导员工作室,将理论教育宣讲延展至融媒体矩阵,通过创建思政示范课,组建学生宣讲团等形式,保障理论教育质量的同时,引导广大学生从“我来听”变为“我来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倡导文明,弘扬时代新风
为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着力传播网络文明理念,培育网络文明风尚,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师生对美好学习生活的向往,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网络文明”系列推文,进一步强化青年学子网络安全教育,积极弘扬正能量,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组织全院师生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共建共享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为助力文明校园创建,进一步创建干净、整洁、美观的校园生活环境,学院先后多次开展“净化校园环境,文明就在身边”等志愿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辛勤劳动,并通过融媒体矩阵实时进行宣传报道,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强化师生校园文明意识,营造共建共享良好氛围,为校园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三)校企同行,增强专业实力
学院将“立足开封,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作为学院发展的服务定位,将特色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打造企业导师课,主办“新工科技术论坛”系列讲座、引进高水平海外云课程等,利用融媒体矩阵架起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桥梁。
学院科研团队入驻河南大学科创中心,并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协同发展、共享共赢,为科教兴省作出贡献,助力打造“产教融合+融媒体+育人”网络文明建设模式。
(四)创新实践,培养复合人才
学院历来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依托“创E筑梦”辅导员工作室宣传创新思想,普及创新知识,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鼓励学生进项目组、进平台、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积极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培养,使同学们养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近年来,软件学子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中,积极参与,成绩优异,育人效果显著。
项目亮点
(一)“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突出“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学院倡导发掘运用各专业课程里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将德育无缝融入各专业的课程教学,课堂授课环节重视在知识传授中塑造主体意识,同时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强调价值观的引领和职业素养的提炼,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已成为“新工科”时代的新使命,并不断得到赋能与强化。
深化新工科学院建设。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继续与华为、紫光华三、中科院信工所等国内知名企业、研究院所开展合作,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高校优质资源。依托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鲲鹏产业创新学院、河南省工业软件学院、河南省智能制造与智慧土木行业学院,聚焦国家和河南省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开展新工科学院建设,探索具备创新能力的领域高质量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与社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使学生在学校的所思所学与社会、企业的所需所求相结合,将网络文明创建和融媒体育人穿插其中,拓宽网络文明建设广度和融媒体育人的深度,双线共进,形成合力,探索“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培养育人模式。曾获“2022 年河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2022年河南大学课程思政标杆基层教学组织一项;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省级推荐一项、校级立项一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校级立项一项”。
(二)“社会服务+德育教育”,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学院-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基地”为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科研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探索。学院以三个省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封市第八大街科创基地,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科研成果转化。将智能物联团队的网络管理技术运用于高质量农田建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河南瑞通合作,获批2022开封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实现成果转化500万元。与体育学院联合建设数字体育协同创新中心,引进资金210万元,围绕数字体育领域开展研究并实施成果转化。
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多途径深度对接区域经济产业,推进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打造精品创新创业学生项目,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利用融媒体资源挖掘思政教育深度、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强化思政育人功能,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服务社会,为“数字河南”的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同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技术升级联系起来,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
(三)融媒体+“云思政”活动阵地,激发青年学生笃志报国“赤子心”。
学院深入研究思政工作规律,充分把握新形势、瞄准新问题、运用新技术、推进新举措,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契机”,全面挖掘战疫、抗洪等典例中生动、鲜活、典型的育人元素,通过构建“云教学”、“云服务”、“云活动”、“云宣传”四位一体的线上“云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把灾难当教材,探索构建起思政工作新格局,从“云端”到“心田”全力传播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促进广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对守望相助、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涵养家国情、激发奋斗志。
软件学院为了进一步助推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邀请专家名师为我院学生做学术报告。并依托第三届“高水平海外云课堂”项目,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引进了两门高水平海外云课程,加强学生国际化交流。
结语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因此在未来的网络文明建设中,学院应继续拓宽维度,挖掘深度,将更多更好的内容与形式融会贯通,持续做好学院的网络文明建设和“融媒体+育人”工作,为学校网络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