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该成果围绕“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核心要求,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与政府机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管理机制与体系,促进校政企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有效协同;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开发、构建了有助于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了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从而培养造就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服务中原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1)探索“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和合作模式。“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是培养具有创意创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举措之间形成行业驱动、集成教育合力的“政产学研”联合协作模式是实现创意创业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产学研”多层次合作和有效协同等还存在低质低效的桎梏,仍然不能快速高效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2)为地方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升级探索可行性道路。课程、师资、教学条件等是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优质教学资源是支撑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达成的核心要素,促成其优化升级是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与学生素质提升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不断革新,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新质量才有切实的保障。

(3)探索高校师生科技创新与科研反哺教学的可实现路径。建立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将高校师生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是提高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选择。高校既需要积极参与到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也需要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发挥科技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