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以校政企合作协同育人为基础探索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

①从政府层面上,与开封市政府、开封市大数据局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参与郑州市委市政府、郑州市大数据局“码农计划”委员会工作,从政府需求的角度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②从产业层面上,与华为、麒麟、中软、新华三、黄河科技等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从行业产业需求的角度探索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③与政府及顶部企业深度合作与校企协同等升级优化培养方案,以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为基础,结合政府需求和产业需求的变化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修正,在校企政三方建立起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促进校政企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有效协同,完善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

(2)围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化办学等工作化升级现有教学资源

①持续打造以“院士”、“杰青”等专家为核心、以学院核心骨干科研人员为基础的学科创新人才团队,力争培养出河南省优青、杰青人才,并持续引入高层次人才与年轻博士。②校政企协同升级优化培养方案,有目的地开发、构建有助于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内外价值的彰显来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支撑度,以应对时代与社会的挑战。③在课程研发方面,践行“双万计划”,校内外结合建设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开设高水平境外教授在线系列云课程,建设“高水平海外云课堂”平台;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共同开发优质的新工科课程资源等,以跨院系、跨学科和平台、专业交叉融合的视野,探索联合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的建设等。④围绕科研和人才联合培养深化国际化合作。引进教学资源,加强学院国际化教学水平。共建科研平台,进行国际化科研合作。

(3)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创新与科研反哺教学工作

①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打造由院士、“杰青”为团队带头人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团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科研团队和计算机视觉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在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工业场景下的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等领域开展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工作。②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教学实训平台,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领学生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