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从计算思维能力、新工科教育背景、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新要求;然而,地方综合高校在公共计算机教学仍然面临着教学理念固化、内容滞后、方法陈旧、资源不足等问题。从2013年开始,对公共计算机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已建成既能适应新形势需求又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 “二级三类”教学形式、“混合虚拟”教学平台、“多维多层”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概况如下:
⑴ 构建“二级三类”教学形式,实施精准教学,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类型不同,将教学对象分为两个等级和三个类别。不同级类教学班实行教学内容和学时配置有所差异的精准教学,在保证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⑵ 搭建“混合虚拟”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引入优质MOOC教学资源,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级类教学班,搭建SPOC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MOOC+SPOC混合精准教学;应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及我们自主研发的VR教学资源,建立起了具备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适应了新形势对公共计算机教学理念的变革需求。
⑶ 创建多维多层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支撑人才培养。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突出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本着“宽、专、融”原则,创建一套适合多学科综合性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公共计算机课程体系,有力支撑了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